德国火车开进乌克兰!普京为何就是不敢炸?
德国人正在做一件让整个战局都为之一振的事:把他们的铁路系统,直接修进乌克兰。
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基建项目,这是一个战略信号。当德国的火车能够满载着豹2坦克、PzH2000自行火炮,畅通无阻地从柏林直达利沃夫,甚至更深远的战区腹地时,战争的性质就已经变了。欧洲的工业心脏,开始直接向乌克兰前线泵血。
与此同时,另一条消息被很多人忽略了:德国政府正式通过了新的《兵役法》草案。这是德国废除义务兵役制14年来的首次回头。所有年满18岁的德国男性都必须进行兵役登记。
把这两件事并置在一起看,味道就完全不同了。一条是钢铁运输线,另一条是人力动员线。德国,这个曾经在军事上极为谨慎的欧洲“经济巨人”,正在用行动宣告,它准备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豪赌。这不再是简单的援助,这是在将自身的国防体系与乌克兰的战时体系进行深度捆绑。
牌桌这头的欧洲已经加码,那么莫斯科呢?
普京当然看得到这条铁路。任何一个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,摧毁运输线上的装备,远比在战场上对付它们要容易得多。一发导弹炸毁一座桥梁,可能就意味着一整个装甲旅的装备要被堵在后方数周。
可问题是,俄罗斯为什么不动手?
答案简单又残酷:不是不想,是做不到。
战争打了两年多,一个尴尬的事实摆在克里姆林宫面前:俄罗斯空天军,至今没能掌握乌克兰的制空权。乌克兰西部,在北约情报和防空系统的层层保护下,对于俄军战机来说就是个“禁飞区”。让苏-34、苏-35这样的战斗轰炸机深入乌克兰西部去执行精确的“断链”任务,无异于自杀。
那动用更庞大的战略轰炸机呢?图-95、图-160这些巨兽,目标太大,飞行速度慢,一旦被发现,同样是活靶子。
空军指望不上,那就只能靠导弹。但铁路是一个极难摧毁的目标。你可以炸毁一段铁轨,乌克兰人几小时内就能修好。你可以炸掉一座桥,但乌克兰境内有成千上万座桥梁和涵洞。俄罗斯有限的、宝贵的精确制导导弹,如果全部用来和乌克兰的铁路维修队玩“打地鼠”游戏,那前线的关键目标还要不要打了?
这就是普京面临的战略困境:他看得见对手的“大动脉”,却切不断。西方的援助,正通过这条他无法有效打击的铁路,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。
既然在后方打不赢后勤战,那就只能在前线打赢消耗战。
这正是我们看到正在发生的事情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出警告,俄军已经在顿涅茨克的关键节点波克罗夫斯克方向,集结了超过10万人的重兵集团。这不是一个小数目,这是一个准备发动决战的信号。
而在北方,俄罗斯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则公开宣称,俄军正在哈尔科夫和苏梅州稳步推进,目标是建立一个“安全缓冲区”。
两条战线,两个信号,指向同一个战术逻辑:用绝对的数量优势,在地面上压垮乌克兰。既然无法阻止乌克兰获得补给,那就用更快的速度、更猛烈的攻势,在这些补给转化为战斗力之前,撕开乌军的防线。
俄军的下一步主攻方向,就成了最大的悬念。
是继续死磕顿涅茨克?这里是乌军经营了八年之久的“堡垒地带”,每一寸土地都要用人命去填。按照目前的速度,俄军可能还需要几年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。
还是说,普京会选择兵行险招?在防御相对薄弱的苏梅和哈尔科夫方向,发动一场大规模的突袭。这步棋的险恶之处在于,它可能不仅仅是为了所谓的“缓冲区”,更是一种战略讹诈。即,通过占领哈尔科夫或苏梅的大片土地,来作为筹码,逼迫乌克兰在谈判桌上,用这些新占领的土地,去交换俄罗斯法律上已经“吞并”的整个顿巴斯地区。
无论最终选择哪条路,战局都已经走到了一个无法回头的节点。德国的铁路和征兵法案,是欧洲决心打到底的宣言。而俄军集结的10万大军,则是克里姆林宫用人命去对赌的最后筹码。
这场战争,已经彻底演变成一场意志与国力的对撞。停火的可能性,早已消失在地平线上。
无忧策略,成都股票配资公司,专业配资论坛资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