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日本更觉得绝望的是,美国根本没给盟友放在心上。特朗普在谈判时,多次挖苦日本“不公平的贸易”,甚至还拿“日本不买美国车”这种老掉牙的事当谈资。
这些带刺的话语彻底揭开了日美同盟那层温情面纱的假象。日本媒体叹息,曾经被称作“黄金搭档”的关系,现在只剩下“美国优先”。日本就像被主人拴住的狗,摇尾乞怜也难以换来一顿饱饭。
更让日本感觉绝望的是,美国根本就没把盟友放在心上。特朗普在谈判时多次挖苦日本“贸易不公平”,还拿“日本不买美国车”这点陈年陈旧的事情说事儿。
这种侮辱性的说法彻底揭开了日美同盟那层温情的面纱。日本媒体感叹,过去的“黄金关系”现在变成了“美国优先”,日本就像被主人拴着的狗,摇尾乞怜也换不来一顿饱饭。
关于汽车关税,这可是狠狠击中了日本经济的重要命门,打得它措手不及。
特朗普政府这次对日本动刀,重点就在汽车关税上。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,占了它总出口的三成多,2024年光整车就出口了137万辆,再加上零部件总值达到7.2万亿日元,直接带活了560万日本人。
这不仅仅是个普通产业,而是日本经济的“命脉”——从丰田、本田的生产车间到全国各地的零部件供应商,整个产业链都依赖着美国市场。野村综合研究所算过一笔账,如果美国真的对日本汽车征收25%的关税,日经GDP至少会下降0.8%,明年的经济衰退可能性会超过一半。
更让人担心的是,汽车产业要是垮掉,就像多米诺骨牌倒下一样,会连累到钢铁、电子、物流这些上下游行业,最后可能导致大规模失业和社会不稳定。
其实,日本也不是没试过反抗过。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多次跑到美国谈判,七回合都带着“投资优先于关税”的想法,比如让日本钢铁公司收购美国的钢铁企业,想用“以投资换市场”的办法来缓和局势。不过,美国人可不买这些花招,财政部长贝森特直接扔出了底牌:“我们要的不是你们秀一场收购大戏,而是马上要解决贸易逆差的问题。”
特朗普更是耍了,把关税直接威胁要拉到30%甚至40%,还阴阳怪气地说要给日本写一封“非常公平的信”,信里写着“恭喜你拿到了在美国卖车的资格,关税起码25%”。这种带着侮辱意味的说法,把日本气得不行,自民党政调会长小野寺五典直接骂美方“无礼”,还说这种谈判方式对盟友太没礼数了,简直是丢人。
虽说这话挺难听,但日本反抗的底气确实不太足。东京股市也就给出了最直白的回应,7月2日那天,机械和电气设备这些出口企业的股价都大幅下挫,日经指数也创下了三周来的最大跌幅。
企业界更是觉得慌得不行,丰田、日产这些车企悄悄动起了裁员和减产的念头,连三菱都在考虑关掉中国工厂来压缩成本。这种担心像病毒一样扩散,日本内阁府5月份的景气指标也第一次在20年里变差了,连政府自己都承认“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挺高的”。
参议院选举:石破茂掌舵的最后一搏
日本之所以敢硬着头皮一直拖到7月20日,就因为这场参议院选举对石破茂来说,几乎是最后的救命稻草。自民党的支持率已跌到19%,石破茂的内阁支持率也仅有24%,而不支持的比例竟然高达57%,可以说是进了“危险区域”了。
选民心里都有一杆秤:如果政府在选举前妥协美国,比如开放农产品市场或者接受汽车关税,那就等于自己掏空农民和汽车工人的饭碗。自民党在农村和产业工人中的票仓会立刻崩盘。就像《朝日新闻》说的,大米产区可是自民党的“铁票仓”,要是真把美国大米引进来,东北的议员们恐怕会把首相官邸给拆了。
更说不过去的是,日本老百姓对美国的信任程度已经降到谷底。《读卖新闻》做的民调显示,只有22%的民众还“信任”美国,68%的人明确表达了“不信任”。这股情绪一看便知,也影响到谈判的策略——62%的受访者支持政府“坚持立场,不急着让步”。
石破茂不是不明白妥协的好处,但在这个关键的选举时刻,任何让步都可能被对手贴上“卖国”的标签。他只能一再在公开场合强调“绝不牺牲农业”,以及“汽车关税0%是目标”,甚至不惜取消原定的日美2+2会谈,目的就是向选民证明自己“硬气”到底。
可这场选举,咸吃萝卜淡操心,若自民党失去参议院的多数票,石破茂估计得辞职,人事变动一发生,新政府可能为了稳住局势,不得不向美国低头,走一些妥协的路子。
《日本经济新闻》分析得挺到位的:要是执政联盟变成少数派,日本根本谈不上果断让步,谈判只会越发难搞。这种变数给了特朗普机会——他刻意把关税推到8月1号,就是等着选举结果一公布,好乘机压一把。要是自民党大败,美国肯定会加大压力;要是勉强撑过去,石破茂反倒可能因为“抗命成功”而争取到更多的让步空间。
在日本的土地上,美军的存在宛如一道阴影,许多驻日美军士兵和家属也在其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生存之道。这个规则,或许没人说得明明白白,但大家心知肚明:保持低调,遵守纪律,是避开麻烦的关键;在日常生活中,尽量不惹事,藏起自己的情绪,既要尊重当地的习俗,也要保护自己不被卷入不必要的纷争。这片特殊的地区,充满了默契和规矩,学会在暗中调整自己,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安稳度日。
日本真正的难题,可不只是经济那点事儿。驻日美军的存在,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时时刻刻都让人生出一股紧张感。美国在日本驻了大约5万兵力,设了177个军事基地,从横须贺到冲绳,真是把整个日本列岛牢牢掐住了,这形势,怎么看都不是轻松的。
这类军事在场造成的政治压力,比起经济制裁更让人头疼。当年《广场协议》一出,日本经济垮了一大截,但美国靠着军事联盟,把日本的外交和安全政策紧紧掌控住了,基本不给日本任何反击的空间。
现在形势变得更复杂一些。特朗普在谈判时忽然提出驻日美军的开支问题,要求日本把防卫费用提高到GDP的3.5%,比以前的3%还要多。这一招“项庄舞剑”的用意很明显:把贸易谈判和安全问题捆在一起,暗示要是日本不让步,美国可能会撤走驻军,或者减弱安全保障。
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之所以被迫取消访美的安排,说白了就是不想在选举前被贴上“出卖国家安全”的标签。但是,这样逃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——日本每年承担的驻日美军经费,占到整体费用的70%,这已经是世界舞台上的最高比例了,要是再增加,简直就像割肉喂鹰一样。
让日本更觉得绝望的是,美国根本没把盟友放在心上。特朗普在谈判里多次讥笑日本“交易不公平”,还拿“日本不买美国车”这点老掉牙的事情说事。这种羞辱的话,把日美同盟那层温情都撕得粉碎。日本媒体感叹,曾经的“黄金搭档”如今只剩“美国优先”这句话,日本就像被主人拴着的狗,摇尾乞怜了半天,也换不来一顿饱饭。
无忧策略,成都股票配资公司,专业配资论坛资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